弘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飞飞小说网www.wonderlifeliv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菩提圣树的神明内涵

    人类的原始宗教都源于自然崇拜,这是由于早期的人类在远古时期限于认识能力,对于天、地、日、月、星辰和风、雨、雪、雷、电;山川、河流、树木等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就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灵主宰一切,从而对于自然就产生了的崇拜心理,并因此而创造出许多神明。在佛、道两教的长期斗争中,由于佛教理论家和信徒们祭出了“菩提圣树”,以及“菩提圣树”的相关理论和说法,迎合了人们潜在的崇拜自然的心理,所以使佛教的历史渊源得以有效地向前大幅度延伸。而与“菩提圣树”相关理论和说法,也极大的拓展了“菩提圣树”的神明内涵。而“菩提圣树”的概念,已远远的超越了“菩提树”做为一种植物的范畴,拥有神圣的神明内涵。由于“菩提树”是“觉悟、智慧、真理”在宇宙间向人们宣示的一种“神圣之相”,只有“悟彻菩提”,才能“证得佛果”(功果)。而“悟彻菩提”、“证得佛果”,也是“菩提圣树”的一个重要的神通,因为一个人如果“悟彻菩提”、“证得佛果”的话,那么这个人死后其灵魂就会“涅槃重生”而进入“天界”(也就是“西天极乐世界”)成为“佛陀”,也就是成为佛教中顶级的大神明。所以“菩提圣树”的这个神通和法力,在“真”信徒群体当中是非常神圣和厉害的。因而佛教(汉传大乘佛教)的信徒们在提及“觉悟、智慧、真理、功果”这类概念时,为了显示尊崇,就以“菩提”相称,省略了“树”字;而在提及“觉悟、智慧、真理、功果”在宇宙间的“神圣之相”“菩提树”时,则在“菩提”和“树”之间加一“圣”字,为“菩提圣树”。以示庄重和敬仰。

    “菩提圣树”的神明内涵除了与“觉悟、智慧、真理、功果”相关的理论和说法,除了能让人成为佛教中顶级的大神明“佛陀”神通和法力以外,其神明概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不生不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佛教(汉传大乘佛教)认为,做为所有生灵万物的“灵慧之源”,天地间的“万灵之宗”、“万灵之宗源”的“菩提(圣树)”,是“不生不灭”的。为了让佛教的历史渊源得以有效地向前大幅度延伸,这个“不生不灭”使用的是道教“不生不灭”的说法,认为“菩提圣树”也是在天地开辟之时就已经存在万灵之宗”,是与天地同寿的,而世间的“菩提树”则是其在向人们宣示觉悟、智慧、真理的一种“神圣之相”(如果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菩提树做为一种植物“不生不灭”是违背自然常识的,而以佛教的观点来看,“菩提树”则是一种“相”,“相”因缘而出,因缘而去,但“菩提”则是永存的);“无时不在”则与不生不灭、天地同寿类的概念相近,也就是说,做为觉悟、智慧、真理的一种“神圣之相”,“菩提(圣树)”是跨越时空,永恒存在着的;“无处不在”则是说,“三界”之内都有“菩提(圣树)”的“神圣之相”,做为“觉悟、智慧、真理、功果”象征的“菩提(圣树)”,宇宙间每一个灵物(包括人、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心上都有“菩提(圣树)”的“神圣之相”,也就是说“菩提(圣树)”已经赋予给宇宙间每一个灵物(包括人、一些动物和植物),均等的“悟彻菩提”、“证得佛果”的机会(至于最终能不能“悟彻菩提”、“证得佛果”,则是肯不肯修行,能不能祛除“六贼”,是不是在“红尘”世界里堕落的问题了。是“内因”的范畴)。可以说,只要是“悟彻菩提”的人,在佛教中就意味着修行者与“菩提圣树”有着莫大的关系,而最终的功果必然是成为“佛陀”。二是“离人很近,离‘红尘’世界很远”,按照“菩提(圣树)”“无处不在”的说法,宇宙间每一个灵物(包括人、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心上都有“菩提(圣树)”的“神圣之相”,“离人很近”是自然的事情了。“离‘红尘’世界很远”则是说“菩提(圣树)”是种超凡脱俗,跟“红尘”世界是无缘的“神圣之相”。如果一个人热衷于追逐“六贼”,在“红尘”世界里堕落和追腥逐臭,那么这个人心上即使有“菩提(圣树)”的“神圣之相”,与“菩提(圣树)”的“神圣之相”无缘的。也永远只能受轮回和堕落之苦难。这种说法实际上还是佛教贬斥人生,贬斥社会的一种理论。

    在《西游记》一书中,作者也提到了“菩提”的神明内涵,如在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谈》中,作者借唐僧之口,阐述了“菩提”的这种神明内涵:“菩提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槃”。简短的几句话,却非常全面地概括了“菩提(圣树)”的神明概念。

    “菩提圣树”这种充满了哲学(尽管这是一种唯心论的哲学)韵味的神明内涵,使得佛教(汉传大乘佛教)在尊崇“菩提圣树”方面形成了一些别具一格的特点,这里我们就简述一下这些特点。

    1“菩提圣树”不具有任何“世俗”的理念和神通

    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仿真”信徒群体中的宗教理论家以及宗教“掮客”群体,为了招徕民众,迎合世俗,在对大众宣传佛教的神明、宗教内容时,佛教的众多神明都被赋予了大量的诸如保佑人们升官、发财、生子、娶妻等等这些“世俗”的理念和神通(对为数极少的“真”信徒群体而言,这些“世俗”的理念和神通也是不存在的,但在民间,佛教神明被赋予的这些“世俗”理念是颇具影响力的),而“菩提圣树”除了有让人“觉悟、智慧、真理”,然后成就“功果”“涅槃重生”这种神明内涵外,不具备有任何“世俗”的理念和神通(“四大圣树”都不具有任何“世俗”的理念和神通)。至于“圣树”没有被“仿真”信徒群体和宗教“掮客”群体赋予上“世俗”的理念和神通的原因已不可考。大概是由于神明已经够用,“圣树”在“真”信徒群体中又太过于神圣,“仿真”信徒群体和宗教“掮客”群体的缘故,我们不必为此深究。

    2“菩提圣树”与佛教神明的“不生不灭”相比有实质性的不同

    “菩提圣树”的“不生不灭”概念,是中土的佛教理论家和信徒们,借鉴使用的道教概念,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向前大幅度延伸其历史渊源。而佛教神明的“不生不灭”则是通过使用人体这种“灵魂”载体修行,经过有“生”有“灭”的经历“涅槃成圣”、“涅槃重生”之后的“不生不灭”。这是“菩提圣树”与佛教神明在“不生不灭”的概念方面有实质性的不同的地方。

    3“菩提圣树”的尊崇范围限于“小众”

    “菩提圣树”由于不具有诸如保佑人们升官、发财、生子、娶妻等等这些“世俗”的理念和神通,宗教“掮客”群体不存在利用“菩提圣树”来迎合世俗,招徕民众而牟利的可能,而求神明保佑升官、发财、生子、娶妻等等这些“世俗”的理念“大众”信徒群体其理念与“菩提圣树”宣示的神明内涵差距就更加遥远。因而“菩提圣树”的尊崇范围也尽限于“真”信徒群体,“仿真”信徒群体(姑且不论其“虔诚度”)这两个群体,当然真正尊崇“菩提(圣树)”(包括其它“圣树”)的当属“真”信徒群体。而“菩提圣树”与“仿真”信徒群体的关联,也就体现在这些“仿真”信徒群体例行公事的“打坐参禅”,还有其中的一些以声名为重的佛教理论家,在和道教人士辩论历史渊源问题,撰写佛教历史渊源问题的文本等方面产生关联,其“虔诚度”难以高估。属“小众”范围,但是这个“小众”群体在佛教中的地位属领袖群体、中坚力量、高知阶层。因而,“菩提圣树”的尊崇范围虽然限于“小众”,虽然其知名度远远低于佛教中的众多神明,但不影响其在佛教被尊崇的地位。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叫我如何不想他

叫我如何不想他

爱情三脚猫
一场始于欺骗的婚姻,我当了同妻多年而不自知。 直到孩子突然患病,昂贵的医药费让老公踢我出门,“带着这个野种去找你的奸夫。” 我这才知道,孩子的亲生父亲是整个市里最金贵的男人。 他救我于水火,给我光鲜艳丽的生活,我沉沦在温柔缱绻中,却忘了这个男人是众口铄金的暴君,是只饿狼,会亮出利爪将我撕得粉碎。
都市言情 完结 69万字
第三种关系

第三种关系

李曼
为了报复丈夫靳阳,我策划了一场荒唐的“报复”;一切都要从那次买鞋时和我与男柜员的接触开始。
都市言情 完结 8万字
鬼眼新娘之叫兽只欢不爱

鬼眼新娘之叫兽只欢不爱

左眼
大学第一天报到,谁曾想宿舍后面是个鬼窟,结果她便与鬼夜夜同床。稀里糊涂的成了鬼新娘,这只艳鬼还化身大学教授,白天晚上的欺负她。驱鬼师师兄,巫师舍友,教授鬼丈夫,她的大学生活还真精彩啊! 直到有一天,这只鬼携鬼魅大军而来,她才浑然知道,原来他就是传说中的鬼王大人啊!
都市言情 完结 522万字
农门贵女:地主来袭

农门贵女:地主来袭

苏子青
作为穿越女,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还要被极品家人抛弃,姚六六表示很无语。玩阴谋?斗极品?磨嘴皮?算了吧,我胸中自有丘壑,慧剑一出满堂辉,带着养父养母,奔小康,当地主,寻良婿,进财宝,千里姻缘一线牵,将军听话,乖乖的到我碗里来,地主家别的不多,就是余粮多,只是你若想妻妾成群,那是绝无可能。谁敢拿“三从四德”来压人,那我就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什么叫“五讲四美三热爱”咱的口号是――穿越了,咱不怕,立志做好古代的五好家庭。“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都市言情 完结 129万字
宠婚撩人:娇妻带球跑

宠婚撩人:娇妻带球跑

断翼蝴蝶
一夜缠绵之后,她一脸嫌弃将全身家当三百三十五块钱扔给床上的大叔,就当本姑娘嫖了回男人。 嫖男人?他么?他堂堂亚洲楚氏集团总裁身价就值这点钱?! 相亲会上,冤家路窄再次相遇,他可记得那一晚他将她伺候的欲仙欲死,她却把他当鸭子打发。 她错愕:你是老板?那你能看在我们有一夜之欢帮我个忙么? 他:忙可以帮,但是你得跟我结婚,陪我演一出无证无爱的婚姻! ...
都市言情 完结 76万字
至尊武神混都市

至尊武神混都市

妖麦
什么是巅峰,什么是武神,又有什么是那传说中所谓的废材逆袭,一人一骑,武神觉醒战风云,一眸沧桑自剑陨
都市言情 完结 78万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