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西大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飞飞小说网www.wonderlifeliv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六百八十二章象棋小故事
中国近代的五大棋王
中国象棋渊源甚久,可是它真正得到长足的发展却是在上个世纪初,那时,楚河汉界之间,名家辈出,高手如云,遂有中国象棋之盛事。
“七省棋王”:一代盟主周德裕
周德裕,1900年出生,扬州人。周德裕的父亲行医,又是象棋名手,为“淮扬三杰”之一。由于父和弟都会象棋,周德裕学棋条件较好。由于周父是名手,少年周德裕启蒙起点亦高。周德裕有一位胞弟德广,也喜爱弈棋;还有一位师弟窦国柱,常来周家学棋,这使启蒙阶段的周德裕可以整日磨砺。
大约在上个世纪10年代末,周德裕的棋艺已达到名手水平,其父周焕文支持他去邻近的镇江、南京、常州、苏州、上海、杭州等地弈游。在南京,除了和名手万启有基本持平外,对邓春林等也有小胜;在杭州和冯楣蒸、吴之谦等对弈也小胜;只有在上海对励志英、林弈仙等一批一流名手的弈绩略为逊色。但总的来说胜多负少,周德裕的棋名开始传开了。
周德裕“学棋”阶段的结束,是以向“慢国手”张锦荣挑战,取得净胜14局的战绩为标志。张是民国初年崛起扬州棋坛的名棋手,曾以屏风马加慢功夫,两次战胜周焕文,使周焕文愤而离开扬州。德裕成长后,矢志要为父亲“报仇”。艺成后多次向张锦荣挑战,并取得战70局,净胜14局的战果,棋名更著。
成名后的周德裕,主要活动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因为这两地代表了华东和华南的最高水平,且经济发达,人口相对集中,是职业棋人谋生的理想之地。
1931年2月,华北象棋队到沪,华东、华北的区际象棋大赛正式开战。周德裕首战赵文宣,以二胜一负一和的成绩领先于赵。次战又以二胜二和的战绩压倒张德魁,独得12分,较并列第二名的赵文宣和万启有(各9分)高出3分,而获得冠军。因周德裕和万启有代表江、浙两省,华北队的赵文宣和张德魁代表吉、黑、直、鲁、冀五省,为此,周荣获“七省棋王”的桂冠。这是旧中国时地域最广、声势最大的一次比赛,是周德裕从扬州崛起的棋事高峰。
时人称谢侠逊为中国棋坛盟主,周德裕崛起于华东棋坛后,谢的影响就逐渐小了。周德裕便成为棋坛新一代盟主。
华南:天王李庆全
李庆全,小名阿万,广东番禺人,生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李庆全及其兄李贵经营梳篦,进入民国后,由于各项工业的逐渐兴起,加上男人被剪了辫子,梳篦业开始衰落。
约23岁时,李庆全开始弃业从弈,起初摆街头棋档。1924年,广州的翩翩茶室开张,一些棋艺较高的棋手如黄松轩、冯敬如等常在此落脚,此时,李的棋名已基本接近于黄、冯,于是也移师于“翩翩”,被广州棋界称为“三宝佛”。
1930年初,经述上海万国象棋台的谢侠逊和华南象棋会的穿梭联系后,决定拳行一次“华东、华南区际象棋比赛”,由华东和华南各出两人组队比赛。华南最理想的人选是黄松轩,其次再考虑钟珍、冯泽(即冯敬如)和阿万及后起的卢辉,不巧的是黄松轩因母丧不能参加,钟珍远在安南,卢辉虽为新秀,但恐经验不足,于是华南象棋会主任曾展鸿等在广泛征求意见后拍板,由冯泽和阿万为华南队的代表。
在这场比赛中,李庆全有出色的表演。第一场由李庆全先对周德裕,周为华东方第一硬手,李的策略是“保持不败”,事实也果然如此。李与周两战两和,取得预期的战果。
第四轮又是李庆全对周德裕,第一局李先,他仍不敢轻进,以起兵开局,经过激战后成和。接下来是李和周的最后一局,他们都全力以赴。周以当头炮开局,李以屏风马防御,并伺机反击,周因急于求攻,接走兵三进一,被李炮2退1打马、兵,并进而破相,反得先手,这局棋李胜。
这局胜利,打破了周的不败纪录,极大地鼓舞了华南队。李庆全因为没失一局,而被你为“无敌将军”。
在“广东省象棋比赛”之后。李便和黄、卢、冯合称“四大天王”。
西北:棋圣彭述圣闯北平
彭述圣,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出生。
十五六岁时,彭述圣同兰州一等名手刘番、孙唐、陈八、白木匠等对弈中,仍受让一马。一次,号称“八大王”的陈八让少年彭述圣一马对弈,彭不敌,陈骂彭是“臭棋”。又有一次是四月初八沐盆佛会,陈八见到彭时,又说了一句“臭棋”。这两次讥讽极大地激发了彭述圣“奋发图强”的决心。他千方百计寻得古谱《适清雅趣》、《橘中秘》、《梅花变》等,杜门三月,潜心钻研,才知道弈棋原来有此等阵式可循,而使棋力猛进。称雄西北。
1931年春夏之交,58岁的彭述圣在挚友王和生等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毅然踏上东行之路,他要以西北第一手的身份,去北平会会高手。
彭抵北平后,头几天,他先到天桥一带转悠,在孙家和舒家的棋摊上观战,以了解京城棋艺的实况。当看到一些关键棋后,彭不免插话,人们发觉彭非一般的棋艺,经掌柜舒三邀请,彭去二友轩茶社弈棋,一些坐堂棋手,均被彭一一击败。又一天,彭行经水仙亭棋社,见门前挂有“北国棋王那健庭手谈候教”的牌子,即进入茶馆,要求和擂台主那健庭对弈。那居下风,故敬而畏之,不敢再斗。北京大名手张德魁闻知彭的情况,邀之与斗,共奔七八局,也甘拜下风。东北名手徐词海、赵文宣和天津名手钱梦吾亦赶往北平。沈阳名手徐词海在一家棺材店中与彭对弈三天,负六局,和一局;又在启新茶社、聚贤茶馆等地和彭对弈,虽互有胜负,但总计徐仍多负六七局。彭对锦州赵文宣之战以两胜一和一负领先,因赵其时供职于天津市政府,职务是监印,只请了三天假,而匆匆结束了这次交流。彭又与钱梦吾、赵松宽、李同轩等交艺,没有一人能挡住彭的棋锋。
经此一战,无人敢掸其锋,彭述圣于是便有棋圣之称呼。
北方:“赵子龙”赵文宣
赵文宣,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幼年时赵文宣就十分喜爱象棋,约8岁开始接触象棋,10岁左右起,赵父请老名手石焕宸为赵文宣启蒙,因此进步奇速。
20岁时,又得到沈阳第一名手徐词海的赏识,并常与之对弈加以指导,由于锻炼机会的增多,赵的棋艺益精,不久即和徐词海并驾齐驱,成为东北的两大超一流名手。
上个世纪30年代的“华东和华北的区际象棋比赛”,赵文宣和张德魁两人为华北队的代表。华东队为了“侦察”华北队的实力,也为了使更多的棋手有交流的机会,“派出”了历届上海冠军沈则勘、宁波第一手徐幕康及华中名将罗天扬等和赵文宣交手,都被赵一一击败。赵和东北、华北名手对弈中,亦显示非凡的棋力。
赵文宣自8岁学棋起,驰骋北方棋坛三十多年,他的主要棋事在沈阳,这和他的产业在该地有关。同时,他乐于帮助困苦棋人的事迹也主要在该地。为此,在当地棋界,只要说起赵文宣,人人都会称誉他为“益尝君”。赵的着眼点在于周济困苦的棋人,特别是年老的棋人,凡是有求于他的,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在20年代的初期起至30年代抗日战争时,沈阳市棋茶馆的一些二三路棋手,大都得过他的周济。据说,在皇姑屯事件后不久,沈阳的棋茶馆内一度冷冷清清,一些棋手的生活来源有了问题,一位棋手找到赵文宣寻求帮助,赵得悉此情后帮了他,还要他转告其他棋人:“如确实揭不开锅,可来找我。”有人估计,受赵周济过的穷棋友近百人。据说有个姓刘的老棋人,无儿无女,不幸老死于家中,无人收尸,赵即花钱请人收殓,受到棋人的普遍称赞。
华东:“白莲教主”李武尚,上个世纪30年代称雄上海,人称“白莲教主”。
李武尚,字更上,号忠杰,1904年出生,原籍浙江定海,因在上海工作、生活、弃棋和落籍而成为上海人。李体格魁梧壮硕,办事豪爽麻利,喜欢关顾棋友,颇得人喜爱。在弈棋方面,他以审棋心细如发、行棋变化多端著称。少年时,李在上海学习电工,工余时,曾去虹口长治路长春茶楼看棋,即对此产生兴趣。初习艺时,号称虹口棋王的费春生,让他双马,李仍感不敌。于是有些棋友讽他“臭棋”。之后,他发愤习艺,潜心研究,听说邑庙四美轩茶苑有不少高手,就到那里跟谢侠逊、连学正、林弈仙、周焕文等前辈学棋,从让双马开始,渐至单马、二先、一先。二十余岁时,他到畅国茶室弈棋,和名手罗天扬、吴淞亭、张锦荣等对弈,初让二先,被他击败,后改分先,才互有胜负,终于达到一流棋手的水平。自此,李武尚的棋名,在上海滩初步确立。
李武尚“白莲教主”的称号,一方面是说李武尚的棋艺,是比较轻灵飘逸的一类。一度他主要弈让子棋,尤擅长于让双马。上个世纪30年代早期,李曾和来沪求艺的嘉兴高琪等青年棋手,让双马大战20局,他的一炮巡河,一炮立中,往来突击,曾使高琪大吃苦头,大为叹服。除了棋艺高超外,“白莲教主”的名号和他颇有侠气有关。1931年夏,皖北发生水灾,消息花报上刊登后,李联合罗天扬、连学正等象棋名手,在上海新新公司屋顶花园设象棋擂台,历时月余,收入全部赈济灾民,也活跃了上海弈林。有这样一件事。1936年,温州沈态弈初来上海访艺,在老西门的茶馆首先碰上了潘敏刚这一对手。主动提出让沈双马,弈了三局,双方发生纠纷。一方面是沈态弈有理,但人地生疏,生怕吃亏;另一方面是潘敏刚输棋输彩,颇为恼怒,但强词夺理。李武尚知道原委后,先是向纠纷的双方各打50大板,然后自己下场代潘敏刚弈一盘棋,并弈成和局,使双方在弈棋观棋中消了怒气,使双方都能够接受。
彭述圣(1874-1960)象棋名手,甘肃兰州人。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出生,字明圣,乳名甲戌子(生肖属狗)。幼年时,彭即显示出运思敏捷、悟性特强等特点,因而,虽仅上过几年私塾,但在通晓各种事理等方面却有过人之处。彭述圣曾学习过裁缝、烹调等手艺,由于接受能力强,很快掌握要领,不久便独自操作。他在珠算、拳勇方面也有过人之处,而心算被誉为“尤殊绝”。他虽读书时日不多,但写得一手小楷书,使他以后一度进法院、警察局供职(录事)时,能胜任工作。
彭家几代人均是棋艺高手,彭述圣自幼钻研象棋,十几岁便以善弈著称。于是,兰州“彭高棋”便无形中成了“世袭”称号。
1931年弈游华北,与名手张德魁、那健亭等交手,均占上风。以58岁高龄打遍诸多北方名手,取得压倒性胜利。
彭述圣在北平显示的技艺,还反映在对其他名手对局上。彭在北平连胜京华诸多名手后,东北名手徐词海、赵文宣和天津名手钱梦吾亦赶往北平。彭对钱梦吾、赵松宽、李同轩等较量,没有一人能挡住彭的棋锋。彭述圣与华东的周德裕、张观云和华南的黄松轩、曾展鸿等没有交过手,但棋人们通过胜负概率估算,还是对彭述圣的棋力看好。为此,彭被福建的《象棋月刊》等刊物称为大国手。
彭述圣活了八十多岁,大都过着以弈为生的生活,他很少有江湖棋人秘笈自珍的习气,具有侠心义肠。
彭述圣年轻时,由其兄主持,曾有过家室,但并无子嗣。由于迷上了象棋,白天只知弈棋,夜间又拆棋不止,无暇照顾家庭,后夫妻离异,彭不复再娶。至壮年,才由其侄儿过继为子。无室家之“累”的彭述圣弃其他手艺于不顾,在茶馆弈棋为生。因为以棋为生,大多下的是让子棋,使他在让子方面练出了许多高深的技巧。如他既能让先、让马、让双马或让车,更创造出让炮乃至让全士象等对局实例。一些低手和他弈让子棋,常有别开生面之新鲜感。为此,彭又被誉为“饶子大王”,言其技艺高超,手段多样。在对低手的让先、让子棋方面,较诸多其他名棋手,具重大的优势。稍次一级的名手,被彭让马、让炮而击败,为数也不少。如二十八宿之一任秀亭,和张德魁弈棋约让二失,而彭竟让他一炮,且连胜两局,使任秀亭称道不止;又如“四小”之一候玉山,让马被击败,可见彭的全套功夫和深厚棋力,使华北、东北的诸大高手纷纷赞叹不如,而誉彰为棋圣。彭的让炮、让全士象的实录,为丰富棋艺宝库作出了贡献。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