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飞飞小说网www.wonderlifeliv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十年,一代人。

    一代人的时间足以改变许多传统。

    当来自埃及的人们在那里为有人居然会离开天朝而感慨万千时,在吴淞口的数以千计的移民正在走出“移民旅馆”,正在踏上前往各地的移民船,这些移民船会把他们送到诸夏以及北美、南非等殖民地,他们会成为殖民地的拓殖者、诸夏的国人,在那里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相比于二十年前那些被流放的初代移民,现在绝大多数百姓都是主动离开大明,即便是有些不舍,但在“树挪死、人挪活”的思想下,每年都有上百万人离开大明,远赴海外。

    “五十六万八千四百三十一!”

    站在吴淞炮台上,凝视着江口正在远去的移民船,朱明忠忍不住道出了这个数字,这是今年上半年离开大明的移民人数。

    按照这个数字,今年将会有百万移民离开大明,二十年来,大明的年海外移民人数量,第一次突破百万!

    于17世纪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奇迹!

    而这个奇迹之所以能够出现,是因为在过去的20年里,大明的商船从最初的几千艘增加到现在的3万余艘。

    从南中国海直到天竺洋,到太平洋,大西洋到处都有大明的商船。这些商船大明的商品带到全世界的同时,同样也将大量的移民带到了各个殖民地以及诸夏。

    大明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海洋,里的人们正在从大陆走向大海。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力量会去阻挡它们走向大海,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人们张峰主动投身大海,而不像过去那样被动的,甚至满怀伤悲的离开本土。

    有很多时候改变往往正是从这种心态上的改变开始的。

    见陛下凝视着大海,阎方玮于一旁轻声说道。

    “陛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往海外移民人数将会突破百万大关!于大明而言,这绝非幸事!”

    作为中书行人的阎方玮,虽然与顾衍生一样是元勋之后,但是他的父亲阎尔梅在数年前就已经病故,不过尽管如此,皇帝对其评价极高,甚至曾言“一句“死将为厉鬼,生且做顽民”就足表其忠”。或许正因如此,在其身后才被赐谥“文忠”。

    作为忠臣之后的阎方玮也是颇受皇帝照料,作为中书行人的他,极有可能会在几年后为一部尚书,从此挤身朝廷重臣,就像顾衍生等人一般,在兴乾朝,有一半的尚书是中书行人等幸臣出任。

    对此,有士林称其为“兴乾弊政”,不过,这并不能改变皇帝以幸臣任阁臣,进而牵绊朝廷的作法。为皇帝“跑腿”的中书行人,往往就是幸臣最重要的来源。

    但作为中书行人,虽然是皇帝的“身边人”,但也必须要显现出才能,仅只凭“帝幸”是做不到阁臣尚书的。

    这时阎方玮的一句“绝非幸事”,无疑是在否认兴乾以来的国策。也就是像他这样的“身边人”,才会如此大胆。

    “哦?这是为何?”

    “陛下,国朝以海外移民为“国策”,究其根源,无非是为了避免流民出现,而历来造成流民出现的原因虽多,但总的来说不外是土地兼并、灾荒、饥馑、兵灾,而天下承平时,自然不见兵灾,惟有灾荒以及其导致的饥馑、土地兼并一直犹如梦魔般纠缠着历朝,催生历代流民不绝。”

    揖身立于陛下身后,阎方玮有条不紊的说道。

    “所以,我朝自建元以来,行海外封建、鼓励移民,驱使流民迁移海外,一可避免流民为害中原,二可令百姓无饥馑之忧,因此每逢灾馑,百姓既大量迁移,所以,自陛下登极以来,各地虽时有灾荒,但皆不闻流民之忧,更不闻饥馑之患……”,

    兴乾朝是太平盛世不假,但事实上,自然灾害从不曾远离过大明,而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翻开史籍,水、旱、蝗、地震等自然灾害,比比皆是。“赤地千里”、“汪洋一片”更是不绝于史书。而处于小冰河期的兴乾朝,更是年年岁岁皆有自然灾害发生。

    崇祯亡于流民的教训,使得朝野上下对其极为重视,在推行一系列相关的救灾措施的同时,移民就成为了最有效的办法。

    从兴乾元年至今,无论是东北亦或是南洋以及海外殖民地,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吸引了上千万移民。在这个工业水平落后的时代,在城市工商业无法吸纳足够劳动力的同时,移民的迁移对大明的长治久安是极为有利的,

    也正因为看到移民的好处,现在朝野上下在移民问题上,早就达成了共识。从“移民实边”到“移民海外”,一直受到朝野有识之士的支持。但现在对此阎方玮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既然如此,那又为什么说,移民增加于大明绝非幸事?”

    “陛下,目前大明人口不过一万万一千余万,每年新增人口不过两三百万人,而二十年前,每年出生人口不过百余万,每年百万人口迁往海外,在令大明流民减少的同时,也会令大明陷入人丁不足的困境!”

    朱明忠的眉头一锁,似乎阎方玮的话也有那么几分道理。

    移民确实可以缓解国内的人口压力,但要是移民太多,同样也会导致国内人口的不足。在他穿越过来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就处于人口红利迅速衰退的阶段,所以对于人口的增长,朱明忠一直比较敏感。

    “现在大明的人口增长率还是相当高的,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应该超过3%。”

    无论是“盛世滋丁”废除人头税,还是医疗条件的改良,都直接导致人口的迅速激增,甚至每年数以十万计的女婢从海外流入大明,也为人口增加注入了新的动力。

    不过即便如此,在朱明忠看来。大明的人口增长仍然太慢了。大名还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

    毕竟在这个时代,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直接关系到大明的能否在这个世界上,最大限度的扩张自己的文明。

    “与移民迅速增长相对应的是人口增长的加快,我想,至少就目前来说,相比于移民的增加,我们人口增长还是呈正比的。”

    在心里反复盘算几个数字后,朱明忠继续说道。

    “现在每年的新出人口约为350万人,移民数量为百万,再去除每年自然死亡的人口数量,朕估计大明每年的人口增加约在百万左右,也就是1%左右的绝对增长水平,嗯,就这一水平而言,鼓励生育是没有错的。”

    也许是因为目睹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口陷入衰退带来的灾难,所以一直以来,朱明忠都主张鼓励生育,更是通过“圣庙”进一步巩固多子多福的思想,鼓励百姓生育。

    当然,鼓励生育的前提,是因为大明现在的人口太少,而且,在这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人力就是帝国扩张的根本动力,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源用于移民,即便是大明发现了世界,也不过是为其它人做嫁衣。

    “可是陛下,我们必须要看到一点,移民在不断增加,去年有84.763万百姓移民海外,而今年移民突破百万,移民增长率超过15%,如果照这一数量增加下去,五年后,移民就会突破200万大关,到那时,大明既会陷入移民日多,本土百姓日少的局面。”

    这是危言耸听吗?

    阎方玮的警告,让朱明忠的眉头紧蹙,他并没有立即反驳,而是追问道。

    “明志,依你来看为何会如此?”

    “陛下,海外移民的不断增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明的长子继承权,百姓家即便是育有数子,但除长子外,其它诸子因为没有继承权,所以只能在成年后背井离乡,虽然有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又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百姓为谋生,只得远走海外!这是海外移民不继增加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推行长子继承的原因啊。

    朱明忠并没有反驳这些,长子继承几乎从根本上瓦解了中国的传统社会,令乡间的宗族势力遭受了半所未有的重创。但真正的作用是什么?恐怕还是促使了人口的主动迁移。

    就这一点而言,长子继承权是有益于大明的,但是……眉头紧蹙着,朱明忠示意阎方玮继续说下去。

    “陛下,长子继承权或许刺激了百姓迁往海外,达到了充实海外诸夏人口的作用,但是,迁往海外既可以获得土地、财产,使得越来越多的次子,愿意拖家带口前往海外,而不是于国内置业。一家长子只有一人,次子却有数人,久而久之,离国者只会日益增多,而本土人口会因此不断减少,如此一来干弱枝强的局面,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于大明。”

    在阎方玮解释时,朱明忠只是默默的站在炮台上,凝视着大海的他,第一次发现海外移民,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

    “干弱枝强”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是本土人口的减少,确实不是件好事,尤其是西北拓殖等事业推行,需要大量人口的前提下,海外移民的迅速增加,无疑有违国家的发展需要。

    “所以,臣以为,海外移民虽然是国策,但必须要有度,况且包括新夏以及北美在内的诸夏,对移民的吸纳也是有限的,臣以为,每年的海外移民人数,保持在百万人既可,多了,有伤大明本身元气,少了,则会导致诸夏人丁不足,而百万之数,则不多不少,一来,既可以让大明无流民之忧,且人口又能有序增长,二来,亦不会给诸夏带来压力,毕竟,南洋土民众多,汉土五五之数既可,而新夏、北美地广人稀,土民稀少,应该以移民为主,所以臣以为,朝廷应该减少往南洋诸夏的移民补贴,增加往新夏、北美的移民补贴,以保证移民往两地迁移……”

    世间万物皆有度,凡事不能有失偏颇,这往海外移民,也不能一味强求,必须要保持某种平衡。而阎方玮建议确实有可取的地方,心下已经倾向于赞同他的朱明忠笑道。

    “明志,你这个建议倒也老成,不过,这么做的话,恐怕诸夏和百姓都不会满意的!”

    “陛下,他们满意并不重要!”

    阎方玮直接了当的说道。

    “重要的是,如此对我大明有利,如此也就够了,毕竟,这银子是大明朝廷的银子,要是花了银子,却不利于大明,这吃亏买卖,是万万不能做的!”

    略点下头,确实如此,每年朝廷为了支持移民花费千百万两银子,确实不能赔本赚吆喝。朱明忠说道。

    “这样吧,你拟个条阵,回头交给内阁讨论一下吧。”
网游竞技推荐阅读 More+
八福晋之白头吟

八福晋之白头吟

北邙
《八福晋之白头吟》是北邙精心创作的网游小说,笔趣阁顶点实时更新八福晋之白头吟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八福晋之白头吟评论,并不代表笔趣阁顶点赞同或者支持八福晋之白头吟读者的观点。
网游竞技 完结 19万字
行行出状元

行行出状元

席绢
都说穷山恶水多刁民,当真没错。想他贵为堂堂镇国公府的嫡出二少爷、当今皇帝的亲表弟,这不识好歹的小小村童竟当面拒绝他的恩赐,让他脸面无光;不过识得几个字,居然敢说他“书读得太少”!但……他就是犯贱似地爱跟他搭话,同时给自己找不痛快。十年来不间断地送一堆书给他,索求的回报不过是每三个月一封的吵架信;如今京城相见,他才发现他简直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到了极点——“他”居然假扮男人装参加科举,居然就这样成了举人,居然还打算考状元!他知道她这么做有她的不得已,但她怎能独自铤而走险,甘犯欺君之罪,都不愿考虑找他帮一把?这家伙,不管是男人女人,都是个麻烦又教人头痛至极的混球。就算她已经洗好颈子等着挨砍,也得问他同不同意。 他可不愿意只能认识她十年……
网游竞技 完结 35万字
军事承包商

军事承包商

小兵哥
《亮剑》《我是特种兵》《战狼》《变形金刚》《X战警》《钢铁侠》《漫威世界》《超神学院》……穿行军武战争影视位面,召唤最强军事人才,组建“全球最强PMC公司...
网游竞技 完结 816万字
特工皇妃:凤霸天下

特工皇妃:凤霸天下

杨佳妮
“王爷,我们来做个交易吧?”九岁的小女孩翘着二郎腿笑得没心没肺,她堂堂国安局九处的第一特工难得肯自降身价,某个人还不吃这套?“本王不养无用之人……”真是有眼无珠!她笑:“王爷,我上得了房梁入得牢房,还能免费帮你杀人掠货,这是天上掉馅饼……
网游竞技 完结 156万字
宋锦世家

宋锦世家

徐娘半老
民国1946年,战火纷飞。 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身处朱楼,掩在深闺。 她们是大宅子里的太太,小姐,抑或是丫鬟。 年轻,貌美,畏惧,不安和憧憬。 她们历经命运的不公,几番沉浮颠沛,演绎惊心动魄的传奇。 为飞上枝头不折手段,也为挚爱孑然寂寂。 自负,勇敢,改变,忍受和守望。 一场场的算计和阴谋,永无止尽的嫉妒和不甘。 当尘埃落定,蓦然回首,故土重归,等待她们的将是什么……
网游竞技 完结 94万字
南明鼎革

南明鼎革

蜀州奇侠
公元1644年,世界鼎革之年,斯年英国爆发内战,英王查理一世因此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肇建伊始欣欣向荣,引领世界潮流。而在中国甲申之变,天崩地裂,蛮清入寇中原,剃发易服,屠戮百姓,役我人民,自此堂堂华夏沦为其奴役,东方大国陷入数百年倒退的黑暗时代。世易时移,杨麟穿越于斯,前有满清鞑子扬起流血的屠刀,身陷僵化禁锢的封建文明,看我如何沥青历史发展脉络,鼎新革故,剔除民众身上的沉重中的枷锁。
网游竞技 完结 226万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