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飞飞小说网www.wonderlifelive.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的话引起了一阵附和。大汉这种举动确实让他们感到有些难以理解。

    没错,幕府暂停对大汉的铜出口,并不是临时的决定,而是这群幕府高级官员们私下里的共同决策。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多重考虑的。

    在前明时代,幕府就十分渴望和大明通商,德川家康在世的时候就曾授权自己的亲信家臣本多正纯和当时的长崎奉行长谷川广智分别致书当时的福建总督陈子贞请求通商。

    本多正纯的言辞十分恳切,一开始就是“弊国与中华,通问久矣,内外史籍,历历可征,台下所知也……”然后将之前的两国矛盾都推到了已经死亡了的丰臣秀吉头上,告诉大明朝廷现在的德川幕府绝对没有敌意,只想与大明通商,最后还以“弊邑僻处海隅,所谓蕞尔国也。中华以大字小之意,幸有熟图!”作为结尾,姿态可以说是放到了极低的地方。

    然而,当时刚刚还与丰臣秀吉打过仗的大明朝廷,并没有信任德川幕府的诚意,仍旧实行着对日本的海禁政策,官方的贸易一直禁绝。幕府无奈之下,只好吸引各种海上的走私商人来于日本贸易,提供了各种优惠条件。

    与相貌大有异常的西洋人相比,幕府对看上去和日本人无异的中国商人要宽容得多,幕府给了中国商人们朱印状(这是一般只给日本商人的特许状),还规定在长崎贸易的大明商人可以享有较大的自主权――为了禁绝天主教排除西洋影响,幕府规定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人只许在长崎港活动、荷兰和英国商人只允许在平户港活动,但是中国商人可以随便探访其他地方的亲朋好友,选择客栈住所投诉、交易时也较为自由,而不必交给官方统一收购。

    在这种种优惠条件的刺激下,日本与大明的贸易往来也很快就发展起来,还培养了一批从事海上贸易的海商,郑芝龙家族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壮大的,甚至还能够在长崎定居,娶妻生子。

    自从大明灭亡、大汉取而代之以后,新的中原王朝一改之前大明对海外贸易的排斥态度,积极地寻求扩张海贸,主动寻求日本幕府来建立外交往来,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一直都希望和中国扩大通商的幕府当然求之不得,在两边的努力之下,几年来两国之间的贸易量都在稳步扩张,如今已经达到了一个十分可观的数字。

    贸易量扩大,幕府能够从中抽取更多税收,上下官员们也能够从长崎得到更多正规以外的好处,看上去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不过在持续了几年之后,却又给幕府带来了一桩极大的烦恼。

    原因是两国之间的贸易实在太过于不对等了。幕府对中国的贸易渴望极大,这时代的日本,手工业完全不如大陆发达,以至于许多生活和生产的必需品都需要从中国进行输入。从糖果、青衣、麻葛、生丝、绸缎、药材,都极其仰赖进口。

    自从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后,日本本土并没有再遭受大规模的持续战乱,关原之战和幕府两次征伐大阪都是快速了解,没有造成全国的祸乱,已经承平了好几十年,百业兴盛。同时,包括幕府在内,各地的大名都在积极地开放金银矿和其他金属矿藏,结果在日本已经成为了如今世界上最大的产银国。

    天下安定,手头上又有了钱,于是日本就开始追求奢侈了,哪怕是底层的农人也开始使用原本为奢侈品的丝织品。根据西班牙人的记录“来自中国几千万的纯色或带刺绣的天鹅绒、纯色的琥珀织、绸缎、薄罗纱以及其他各种布料,每年都可以销售一空,不分男女,都穿着各种各样带色彩的衣服,无论是少女还是未婚姑娘,即使老妇人也是如此”。

    原本日本的本土是产丝织品的,比如京都就有不少作坊,然而日本人一直都青睐来自中国的物美价廉的丝帛,甚至各地的作坊还从中国进口优质生丝来扩大自己的产量,一年当中要要从中国进口三五千担的生丝。

    在大汉主动和日本通商之后,各种大陆产品的进口量越发激增,虽然满足了国内对中国商品的旺盛需求,但是也给日本带来了巨量的贸易逆差。

    日本现在并没有多少商品能够出口到中国来,只有一点点的手工艺品而已,其他的只能用铜和金银来填补。这样的贸易结果,当然就会带来贵金属大量流失的后果,最初的时候贸易量并不太大,这种流失还能被幕府所容忍,但是经过了几年的贸易扩大之后,如今的贵金属外流形势已经到了令幕府难以忍受的地步。

    为了缓解这种贸易危机,幕府上下已经多次商讨,可谓伤透了脑筋。

    之所以觉得头疼,是因为他们并不想要完全终止掉和中国的贸易,因为日本需要中国的商品,幕府也需要贸易当中的财政收入。可是完全放任金银外流更加不行,必须要想办法来限制金银的过度外流,维护日本经济的稳定和幕府的统治。

    开了几次会议之后,经过了多次讨论,在这些老中当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要以一定的方式来限制对中国的贸易出口,同时也要努力控制力度,以便不要触怒中国,使得大汉和大明一样再度选择对日本进行贸易封锁。

    在经过了缜密的部署之后,幕府终于在今年年初,以荷兰人的需要为借口,暂停了对中国的铜出口。

    荷兰人确实需要大量的铜,跟幕府提出了加大进口的要求,不过这个要求日本是可以以其他方式满足的,并不是一定必须要停止对大汉铜出口不可。

    然而幕府还是这么做了,其一,这是一种试探,看看大汉对和日本贸易的重视程度,在幕府看来,与金银相比,铜对大汉的重要性要小得多,因此不至于完全触怒大汉,但是又可以从中看到大汉的态度。

    其二,通过铜的禁止出口,也可以向大汉展示日本对贸易控制的决心和力度,为之后进一步收紧贸易打好基础。

    他们在最初的时候就判断,大汉在接到了消息之后,会来找到幕府驻日本的代表来询问此事,所以他们决定先不跟驻中国的代表柳生元斋说请一切情况,只是在送过去的公文当中要求他向中国朝廷解释幕府这边的苦衷,要求他尽量维护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同时还要求他要保持和国内的联系,每隔几日都要写一封详细的文书,描述自己同大汉朝廷交涉的具体细节。

    柳生元斋不明就里,接到了这么勉强的命令之后自然对独断行事的上司们颇感恼怒,但是他没有办法也只能遵从国内的命令行事,他这阵子一直都呆在大汉的京城,尽心尽力地同大汉朝廷交涉,并且按照国内的指示一直都在将谈判的事宜都写成报告回复给了国内,经由商船带回。

    可是他送回来的报告,却让这群老中执政们陷入到了迷糊当中。

    大汉的态度太奇怪了,既像是很着急很恼怒,但是又没有表现出特别着急的样子来,一边以严厉的言辞来斥责恐吓柳生元斋,提出了种种刁难的条件,但是却一直迟迟没有正式的行动,更加没有中断谈判勒令他马上跟国内讲明情况的举动。

    如果因为大汉没有具体的举动而继续推进贸易限制,似乎太大胆了,可是如果现在就停止铜出口禁令,似乎... -->>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谢女凰谋

谢女凰谋

晒月光的鼹鼠
上辈子,为了后半生的安宁喜乐,谢清瑶挑了个怯懦没主见的夫君,结果却落得个玉石俱焚的下场。 这辈子,她吸取了教训,决定挑个聪明能干的。但聪明能干的夫君,带来的麻烦却好像更多了!
历史军事 完结 15万字
王八蛋,不服来战

王八蛋,不服来战

蓝莓凛
女人,爱金子胜过一切。 男人,爱百花胜过一切。 女人受委托在各个任务中拯救男人,男人在各个任务中学会成长。 女人渐渐明白这货就应该狠狠被虐后才会老实。 男人渐渐明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真谛。 这是花心男最终变成忠犬的故事。 希望大家喜欢....
历史军事 完结 130万字
回到八零做彪女

回到八零做彪女

许觅芊
重生回来第一件事是打了欺负俺娘的奶奶 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事算计着爷爷同意爹娘离婚,抱住了娘的命 经常做的事是揍人,揍各种俺看不顺眼的人 娘说:“你这闺女怎么越来越彪了!不能这样!记住没?” 俺痛快的答应了。“记住了,娘!” 然而俺亲爹说:“不愧是我闺女,那样的就得揍,揍不死,爹给你兜着!” 有一天,“亲爹,那个大尾巴狼,俺揍不过,你上!” 亲爹上了,然后伸出手,“小伙子不错,有对象了没...” 你不是俺亲爹了...
历史军事 完结 70万字
言和记

言和记

鸢貘
一封小信纸的误会,他们六年的相背生活。第一次的再见,她的默无声息,他的转身疾去。第二次的偶遇,他一身红衣大喜服,她一席素衣妇人簪。第三次的擦肩,一身疲惫,满心无助,她终于又拉上了他的手。其实,你还在乎我。其实,我还爱着你。温言,要是你再对我多一丝信任就好了。叶重,要是你再对我多一丝霸道就好了。他们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他们的爱情其实很固执。
历史军事 完结 14万字
带只破碗修仙去

带只破碗修仙去

孤零月
《带只破碗修仙去》是孤零月精心创作的历史小说,笔趣阁顶点实时更新带只破碗修仙去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带只破碗修仙去评论,并不代表笔趣阁顶点赞同或者支持带只破碗修仙去读者的观点。
历史军事 完结 27万字
白泠曲

白泠曲

言小川
有些事情,本来很简单,但是一旦与情字沾上了边,那就是走进了死胡同,谁也解决不了,为了她或者他,你的所有决定,第一考虑的便将是他,你做的所有事情,为的也必然都是他,就像白郁,倾尽了一生的时间和英才,不惜以整个北荒为棋局,布下重重阴谋,为的,也只是自己那个心之所属。
历史军事 完结 43万字
友情链接: